会计师
    主页 > 综合新闻 >

三甲医院总会计师:从“经济”的角度看医保,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梦瑶

随着公立医疗机构的不断发展,三级公立医院,有的年平均收入达到几十亿元,经济管理任务日益繁重。与此同时,随着药品、耗材零加成的推行,以及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等相关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逐渐深入,医院收入结构将会发生变化,对医院财务的精细化管理挑战与日俱增,全面预算管理迫在眉睫。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李敬伟就是在这场改革的洪流中踏上总会计师的职业之路的。2016年5月,已经做了十年副院长的她正式成为北大第一医院总会计师,同时分管医院的财务和医保管理工作。


虽然早在1998年,财政部、卫生部出台的《医院财务制度》首次提出公立医院设置总会计师的理念;200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十二五”、“十三五”医改规划提出了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核算、财务报告、总会计师制度等具体要求;2010年出台的新版《医院财务制度》也明确提出规定,“三级医院须设置总会计师”。

“本来我的管理职责里就有一部分是和医保相关的工作,另外我有公共卫生专业学习的背景,医保管理和我的专业比较贴近,所以我也愿意在落实政策文件要求完成基本医保管理工作的同时,多做一些更深层的工作”。谈及自己的工作,李敬伟这样描述道。

比如在DRG模拟运行的过程中,李敬伟曾经带着医保处的同志对院内的病组做了详细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对于同一科室同一DRG组的病例有的医生次均治疗费用不到3万元,有的医生却可以达到6、7万元。“后来通过分析发现,费用低的医生主要开展的是微创手术,所以用的抗菌药、耗材都会明显减少,同时病人的住院时间也更短,只是手术的时间要长一些。”李敬伟表示,经过这样的分析后,可以以此为抓手,提高临床技能、提高诊疗水平,使得医疗效率得到提升,医院收入结构也会相应优化,

谈到医保,李敬伟说,她认为医保管理在整个医院管理中的定位其实是多重的——


虽然一直在医院工作,但谈及医保工作,李敬伟却“出乎意料”地表现出一种认同感。“我觉得医保在推动、或者说是帮助医院规范诊疗、提升效率上上起了很大作用。但实际上,医保本身的规定并没有很复杂,主要是一些医保适应症的要求和医保支付方面的规定。”

不仅如此,李敬伟认为,

再如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李敬伟表示,“4+7”带量采购实施后,医院使用中选品种共节省药费7000多万元。“更好的是,国家还有使用带量采购中选药品的奖励政策,这对于我们医院是一个很大的激励。”说到这里,李敬伟由衷地感慨道,国家医保局虽然成立才两年多,但是药品、耗材、支付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力度之大,已经让所有相关方都深切感受到了。她认为,

在新医改过程中,患者、医院、医保共赢局面正在形成。


李敬伟希望在推进新医改政策时给与适当灵活调整的空间,尽量避免“一刀切”的问题。

李敬伟给我们举了几个例子。比如

再如

而对于尚在试点中的


2020年已经进入最后一个季度,在未来的三个月,国家医保局还会继续推进国家药品集采、DRG付费试点、医保目录调整、高值耗材带量采购、医保编码标准等多项与医院息息相关的改革工作。对此,李敬伟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访谈结束时,我们看到门口几个年轻的医生正在等待着。李敬伟告诉我们,这是来准备接受培训的医生,医院会对定期对医生、尤其是刚上岗的年轻医生开展医保制度培训。她说:“要让他们对医保资金、医院医保管理要求理解知晓,这也是医生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而不是仅仅做好临床那部分工作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