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证书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一、研究背景
2019年初,“1+X”证书制度正式出台。高职院校将分批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1]。会计专业是高职院校广泛开设的专业。“1+X”证书的试点,为培养新时代高技能会计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会计专业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开拓了新的领地。新时代有新的要求,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亟需探索新形势下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课程设置落后
调查发现,目前,职业教育会计类专业开设的课程与本科学校财经类专业开设的课程在体系上相似程度非常高,仍然是以专业理论课教学为主;专业实践课程大都是在传统的实践教学平台设置,在总的学分中占比较小。当前,许多高职院校虽然引入了不少的实训操作平台,但平台更新所需的时间周期较长。另外,这些实训平台的更新往往需要大量资金。因此,学校引入的实训平台内容更新较慢[2]。这一点对会计专业的影响最为明显。因为会计专业不同于一般的工科专业。工科专业的实训内容、操作流程相对固定。而会计专业需要实践的内容受政策变化影响非常大,如税法的变更、会计准则的更新等,变化速度非常快。这就导致实训平台内容相对落后。学生单纯在这些实践平台上进行练习往往不能很好地提高就业能力,不能有效对接未来的工作岗位要求,与岗位匹配度低,与真实业务操作相差较大。从另一方面来说,目前,实训基地、实践平台的种类、品牌多样,设置的内容也各有不同,大都是教育公司开发的,缺乏一线龙头企业参与和认证。因此,学生即使通过目前的实训平台训练,掌握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也很难在就业时得到所要选择的企业的认可,依然难以实现高质量就业的目标。
(二)校企融合程度有待提高
会计专业本身专业技术性非常强。企业选择会计人才的时候,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往往要求非常高。因此,让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践是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必要保证,是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重要途径。在这一点上,学校会计专业与企业的融合完全不同于一般的工科专业。比如,就化工、机械等专业来看,企业车间需要的一线员工比较多,往往一两个企业就可以完整地接纳学校一个专业的实习学生。因此,学校安排实习比较容易实现。同时,制造业车间引入学校实习生能够节约不少的人力成本,企业接纳实习生的积极性也比较高。但是,对会计专业来讲,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规模较小的中小微企业,他们所需的一线会计员工数量并不大,但职业院校中会计专业的学生往往数量比较多,就导致学校给会计专业学生找到合适的企业并安排统一标准的实习难度非常大。从企业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一个企业接收几个会计实习生对企业的吸引力并不是很大。因此,目前,会计专业的校企联合培养整体效果并不好。学校与企业的融合程度较低。
另外,从专业知识的角度来看,会计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相关专业知识一般是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学习的是通识性的、全面的会计理论、准则。但在实践中,会计的细分程度很高,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会计理论、准则的选择和使用上差异较大。甚至同类型企业在会计处理中运用的方法也不一样。因此,现在传统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即安排学生定期在相对固定的企业实习、当学徒并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面向社会广泛择业、就业的能力。这也导致目前在会计专业采用传统的校企合作方式培养学生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不强
调查发现,高职院校现在绝大部分教师都是“双师型”的,但还有很多教师可以说是“双证型”的。特别是近些年,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都招聘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多数学院的入职学历要求为硕士研究生。因此,在整体上,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学术水平都非常高。但其缺点是教师普遍缺乏从事企业一线工作的经历,理论强于实务,指导学生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还比较弱。针对此问题,一些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希望帮助教师提高实务能力。比如,有些学校通过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方式解决此问题。这一方法的确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但具体到会计专业,仍然有不少欠缺的地方。一方面,因为企业并不能从此项目中获得直接的收益,所以,企业整体上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会计专业的实习需要直面企业方方面面的业务,几乎能了解企业所有信息,不免涉及企业的商业机密。因此,企业普遍不愿意让顶岗实习的教师参与核心财务工作。这就导致即使教师认真参与了顶岗实习,收获仍然大打折扣,难以实现预想的目标。